量:国内啤酒产量16年8月起增速持续转正
从2016年8月份开始,啤酒月产量同比才开始转正。2016年8月起连续5个月同比正增长,确立了国内啤酒回升复苏的基本面。16年全年累计产量达到4,056.4万千升,下降0.1%,较15年大幅收窄。可以说从量而言,啤酒行业拐点显现。
价:啤酒消费升级、单价提升是行业主要驱动力
客观地讲,啤酒行业的升级是食品饮料行业中相对较晚较慢的;啤酒行业的消费结构变化、消费升级、单价提升将是未来啤酒行业发展需求端的主要驱动力。占比近80%的低端经济型下降明显,高端产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中高端以上的啤酒量的份额将达到30%以上,额的份额达60%以上。
国内啤酒行业格局:破局在于CR5向CR4,甚至是CR3变化
我国啤酒行业过去的三个阶段,正在进入新阶段:破局在于CR5向CR4,甚至是CR3变化。我国啤酒行业CR5达到73.7%,龙头竞争激烈;只要在区域市场能够占据主导地位,竞争格局改善后费用存在下降的可能,价格存在提升的潜力,盈利能力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燕京的广西漓泉、嘉士伯的重啤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国内的啤酒行业只要竞争格局改善,是可以做到区域市场10-15%的净利率的;关停并转低效工厂去产能,有助提升盈利能力优化行业格局。
风险提示
天气因素影响啤酒销量;行业整合低于预期,竞争持续加剧;原材料价格上行;
投资建议
啤酒行业一方面需求回暖及消费升级,另一方面行业目前处于巨变前夜关注行业格局的变化。啤酒在连续下滑后自16年8月来产量保持正增长,需求有所回暖;同时啤酒升级趋势显著,啤酒消费升级、单价提升将是未来啤酒行业发展需求端的主要驱动力。更为重要的是,行业目前处于巨变前夜,行业存在格局改善的巨大契机,啤酒行业正在进入新阶段:破局在于CR5向CR4,甚至是CR3变化。2017年将是啤酒行业精彩纷呈的一年,朝日持有的青啤19.99%股权后续进展,燕京的换届和激励承诺,华润对于未来并购的期待.目前五大巨头酣战,各区域强逼围争夺份额导致盈利能力低下,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国内区域市场主导企业的盈利能力都证明了行业格局改善后竞争趋缓费用下降、盈利能力提升的可能性;
啤酒行业看好:一是行业格局或将巨变带来的投资机会,看好燕京啤酒 (后续催化较多,董事会换届推迟,承诺17年6月底之前提出激励方案)、青岛啤酒 (关注朝日19.99%股权后续进展)、以及港股的华润啤酒(行业龙头,后续并购动力强)二是产品升级、盈利能力提升、后续有嘉士伯中国资产注入预期的重庆啤酒。
各大啤酒企业纷纷发力高附加值产品
青岛啤酒推出了奥古特、鸿运当头、经典1903、纯生等高附加值产品;华润的中高端产品包括,雪花纯生系列,高端品牌“雪花脸谱”,以及更高端的晶尊系列;燕京普通酒以清爽为代表、中档酒以鲜啤为代表、高档酒以纯生为代表,中高端系列包括纯生、原酿白啤等。
应对个性化需求,中国精酿啤酒有望迎来较快增长
精酿啤酒其英文名称为 Craft Beer,相对于工业啤酒(Industry Beer)而言。从制作工艺来看,精酿啤酒不仅没有麦芽替代品,而且啤酒花、酵母、麦芽的种类极其丰富,各种香料、辛料、瓜果蔬菜等也都用在酿造当中,采用各式的木桶和多样方法,像缔造艺术作品般的酿制出来,颜色各异、口味丰富。
美国啤酒行业在80年代以后,啤酒人均消费量逐步下跌,啤酒集中度不断上升。但美国大型啤酒厂商普遍采用工业化的同质啤酒,啤酒种类较少。80年代以后美国居民对于产品品质的需求不断提升,这催化了以小型、独立以及采用传统或者创新工艺的精酿啤酒得以发展。美国精酿啤酒厂商从1994年的537家逐步增长到2015年达到4225家,占美国啤酒销量的12.2%;从销售额来看,2015年精酿啤酒销售额达到223亿美元,占美国啤酒销售额的21.1%。
精酿啤酒需要啤酒文化的长期积累和沉淀,我国精酿啤酒市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精酿啤酒厂商数量较少且杂,同时精酿啤酒较高的品质和相对较高的价格,目前阶段的受众群体也较小;对比美国80年代,我们认为中国精酿啤酒萌芽已现,随着我国中产阶层数量的增长以及对于高品质、个性化啤酒的需求升级,啤酒文化的逐步积累,我国精酿啤酒有望迎来春天。
2016年进口啤酒增长20.07%
2016年进口啤酒64.64万千升,大致占全国消费量的1.5%左右;2016年进口啤酒量同比增长20.07%,但较前几年连续60%以上的增速有所放缓;进口啤酒的吨酒价格远高于国内啤酒的吨酒价格,2016年平均为7107元。
进口啤酒的较快增长一方面反映了啤酒消费的升级需求,另一方面考虑到啤酒的产品属性,以及美日啤酒行业的发展经验,进口啤酒并不是影响国内啤酒市场格局的关键因素。